擎旗奋进铸忠诚,笃行不怠护平安。
2022年,肇庆政法系统不负时代重托,忠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积极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平安肇庆、法治肇庆建设迈上新台阶,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市政治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全市共有19个集体、41名干警获国家、省级表彰,其中高要公安分局因公牺牲民警周文辉同志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鼎湖法院黄登魁同志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过去一年,全市政法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倾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的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忠诚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围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政治社会环境主题主线,从严从细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香港回归25周年等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书写了人民满意的平安肇庆、法治肇庆建设答卷。
聚焦人民利益
平安肇庆建设迈出新步伐
“干了不到一天就被抓了!”犯罪嫌疑人陈某面对突然出现在面前的公安民警,哀叹道。2022年12月5日,端州公安分局根据掌握线索,迅速出击,一举在端州区某出租屋抓获利用“GOIP”设备为诈骗团伙提供技术支持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收缴作案设备一批,陈某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处罚。这也是2022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颁布以来,肇庆警方开出的首张“罚单”,从源头上护住了老百姓的“钱袋子”。
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对此,全市政法系统毫不松懈持续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该类违法犯罪活动,守护群众财产安全。一年来,全市电信诈骗案件同比下降15.12%、破案同比上升10.75%。
2022年,全市政法系统聚焦人民利益,将打击整治的锋芒始终指向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组织开展系列专项行动和专项工作,守护社会长治久安,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纵深推进。不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打掉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涉恶势力犯罪组织8个。
——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攻势凌厉。全市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0.8%,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0.8%,破案同比上升1.75%,审结刑事案件2366件。全力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全市刑事破案数、刑拘、逮捕、治安处罚人数实现“四个上升”。
——精准发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共破涉养老诈骗案件60起,打掉犯罪团伙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5名,追赃挽损880多万元。
聚焦社情民意
基层治理展现新成效
“不用到法院也能解决纠纷,还有法官把关确认,这种办案模式我十分放心”。在四会市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成功化解一宗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后,当事人陈某有感而发。
陈某向银行借款280万元,因未在合同约定时间内还款,银行协商无果遂向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提交调解申请。在法院法官的指导及金调委特邀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积极协商,现场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进行了网上司法确认。法院调解从“上门”到“上网”的转变,让矛盾纠纷化解真正实现“最多跑一地”。
2022年,全市政法系统坚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推进平安肇庆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工程,打出系列组合拳,持续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政法公共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法治动力。
2022年1月,广东省首个由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机关、人民银行、行业协会四方合作共建的“金融纠纷一站式化解中心”在四会市启动,在县域率先蹚出“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新路径。2022年,全市法院诉前化解纠纷21853件,同比上升10%。
两级检察院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3份;办理支持特殊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案件41件;构建跨区域化解新模式,有效化解涉民生民利的行政争议25件。
公安机关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端州公安分局湖滨派出所成立由群众组成的全市首支“志愿警察”队伍。高要公安分局白诸派出所在全镇各村委会组建社区民警带队,村干部、退伍军人、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巡防队伍,实行有效管理、统一装备、统一培训、联勤响应,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品牌。
各级司法行政部门针对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易发态势,推出“五老乡贤调解”(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知识分子、老政法干警)新模式,在解决农村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化解信访积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摸索出一条寓法律法规于乡俗民情的矛盾纠纷调解新路子。
全市以调解员姓名或个人特色命名设立的品牌调解工作室有13个,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打造了一批口碑好、威望高、专业性强的个人品牌调解室,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2022年,全市个人调解工作室累计调解各类纠纷171件,调解成功率97.4%。
我市有序推进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不断提高市域防控风险与服务群众水平,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肇庆样本”。加强镇街政法委员专职化建设,推动镇街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及共享应用,完成综治视联网系统建设应用,实现市县镇村四级综治中心全覆盖,大幅提升网格化社会治理效能。
积极探索走在全国前列、具有肇庆特色的创新经验,“建设省际‘睦邻廊道’增进粤桂一家亲”案例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简报、《法治日报》《长安》杂志刊登肇庆市完善风险化解机制和深化诉源治理等试点工作经验做法,以市域平安夯实全国、全省平安的坚实基础。
聚焦服务大局
法治肇庆建设实现新突破
“肇庆法院通过创建‘1+1+N’司法服务平台、建立‘一案一策’机制、诉前联调机制等,为肇庆营商环境优化、产业招商落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省人大代表、肇庆市中盛纸业有限公司设备与环境部副主管卢亮由衷感叹。这是全市政法系统以绝对忠诚的责任担当,积极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稳定经济大盘是关键、更是目标。过去一年,全市政法系统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文件,用政法机关“服务指数”提升企业“发展指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如《肇庆市委政法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法治保障水平的十项措施》《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的十项措施》《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个三”行动方案》《肇庆市公安机关行政执法免处罚清单》《肇庆市司法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工作措施》……
据统计,2022年,全市法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审结商事案件28220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534件,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市检察院严惩金融诈骗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159人;全面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3件。市公安局重拳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等犯罪案件,捣毁地下钱庄窝点3个,破获地下钱庄6宗,成功侦破“1·05”假冒商标注册案,得到公安部贺电表扬。市司法局推动律师主动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积极拓展涉外法律服务领域,组建了肇庆市第一批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库,推动涉外法律服务创新发展。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政法系统按照市委的部署,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调动广大政法干警和基层网格员力量,全力投入大数据核查、流调溯源、社会面防控、社区管控、“三人小组”和群众生活保障,用实际行动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助力打赢了“3·27”“11·14”疫情阻击战。
2022年,全市政法系统凝心铸魂,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开展政治轮训、政治督察、纪律作风督查巡查,进一步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把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引向深入。大力选树宣传政法英模,举办政法英模事迹报告会,用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凝聚力量。
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扬帆启新程!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肇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站在新起点,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聚焦2023年肇庆经济建设十项行动,实干为要,主动担当,奋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政法工作现代化,为肇庆高质量发展作出政法担当、贡献政法力量。